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 码:  
 
· 新用户注册
· 修改密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服务项目>>图书信息>>正文

期刊文章导读——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
2018-06-08 14: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存价值,并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指定或登录之物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2017年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跟随馆藏期刊一起领略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魅力!      

【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

(《文化创意产业2018年第3期)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就不可能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产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生活性”、“在场性”、“经典化”和“多样性”特征,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转化提供了关于产业目标追求、创新机制和发展策略的借鉴。

文章浮梁古县衙——“江南第一衙”

(《地图2018年第3期)

   浮梁县古县衙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的旧城村,现存建筑多建于清朝康熙四年(1665),有350年的历史。建筑格局严格按照封建政权的规制设计和建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排列。古县衙现存有照壁、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建筑,基本保持了清代县衙的原有风貌,是现存较为完整的古代传统县级衙署,享有“江南第一衙”的美称。1987年,浮梁古县衙被定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风水流转千百年

(《风景名胜2018年第5期)

他是普通的手艺人,但用他们手艺的却没一个普通人:摸金校尉,“杰克船长”,算命先生,风水师......他不关心谁用过他的东西,他只关心这传承了300年,8代人的家族手艺,如何传到第9代。他很清楚这古老的手艺难以为继——家族正沦为无用阶级。他和父亲一起穷一家之力建了家博物馆:手艺终将凋零,留下记忆向死而生。这是百年罗经老店吴鲁衡传承人吴兆光的故事。

文章】鱼灯

(《人与自然2018年第6期)

在安徽歙县,鱼灯会是汪满田村传统的年俗活动,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期间,灯会从正月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正月十六是鱼灯会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一年一度的鱼灯会在画上句号时达到高潮。鱼灯会是汪满田村每年最隆重的民俗活动,这里的村民相信,嬉鱼灯能给家族和村庄带来一年的平安和幸运,是每年春节不能缺少的祈福活动。

专题国家宝藏,前行未断

(《旅行家2018年第5期)

近年,随着匠人精神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到明星演绎的《国家宝藏》的热播,人们渐渐发现印象中国宝的“不好看”,似乎是我们还未为它找到合适的发声方式。从段子手讲解员、精致幽默的策展、高科技互动、“萌萌哒”的文创产品......中国的文博之旅似乎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以一种现代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去解锁封印在国宝和遗迹里的文化密码。本期《旅行家》聚焦于国之重器,并找到了一群有趣的人来展示他们的解读方式。这条旅途,也是我们找寻先辈、找寻故乡、找寻文明的过程......

【文章】一提一走百出戏 一线一偶千年艺

(《中华手工2018年第5期)

“刻木为人,外披以文绣,以丝牵引,宛然如生,谓之傀儡......泉人最工此技。”清代晋江人蔡鸿儒曾在《晋水常谈录》中如此写到。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戏”,源于秦汉,发展至唐宋时期开始走进泉州老百姓的生活,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深厚的木偶戏种。至今存有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同时,形成了一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木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该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

专题山水清晖——王翚与清初正统绘画派

(《中国美术2018年第3期)

王翚(1632-1717),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其画法精能、风格多样,在清代极负盛名。时人目为画之正宗,尊称“画圣”。他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又不囿成法、师法自然。本专题收录了凌利中、庞鸥、朱万章、耿晶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解读王翚的研究文章,根据结构依次展开。同时,专题汇聚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及海外艺术机构所藏相关书画精品,以飨读者。

【文章】福建泉州土坑村

(《文物2018年第5期 )

土坑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中部,湄洲湾南岸,古称“涂坑”,后改为“土坑”,为刘氏的溯源及繁衍之村。此村有规模宏大的闽南“红砖文化”古民居群和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涂山区域文化。土坑刘氏祖先留下的古民居群及其他闽南建筑样式是闽南传统红砖建筑风格的活体标本,为研究明清时期闽南红砖建筑文化、石雕文化、商业文化及当地民俗、宗教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文章】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米芾书法管窥(上)

(《书法2018年第5期)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米芾家世不凡,习性高迈,内心自由骄纵,虽非王孙,但锦衣玉食,富贵之神气溢于言表,可仕途不畅,往往又把他打回现实,醉心艺事却又被误为玩世,内心之纠结,行为之矛盾,贯穿了米芾的一生。

【文章】铜镜大美

(《中国周刊2018年第5期)

在普遍使用玻璃镜的今天,铜镜作为生活用品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铜镜所凝聚的中华文明的传统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部铜镜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我们不仅可以从铜镜不同的形制、表现题材、装饰图案等方面追忆逝去的风韵与情怀,还可以从它的冶炼、制造等工艺领略古人的高深智慧,体会古时的生活方式,感受古人的生活智慧。

【文章】双河洞——历经三十一载,终成亚洲第一长洞

(《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第5

2018年3月24日,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洞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洞穴专家宣布:双河洞探明长度达到238.479公里,超过马来西亚清水洞成为亚洲第一长洞,在世界十大长洞中排名第六。从1987年贵州省著名地质学家杨汉奎带领团队对双河洞系统进行首次科学考察以来,31年来中外洞穴专家对双河洞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如此持之以恒地进行探索?双河洞是如何从默默无闻成为亚洲第一长洞的?在今后它的长度还会继续增加吗?

以上期刊均已在灞桥校区图书馆二层阅览室上架,欢迎广大师生阅读!

图书馆 罗茜茜 整理

【图书馆】

关闭窗口

   
  新书通报 更多>>
123
· 2021-10批次
· 2021-9批次
· 2021-8批次
· 2021-7批次
· 2021-6批次
· 2021-5批次
  图书信息 更多>>
· 图书馆开通维...
· 纸质图书荐购...
· 9月开学季|新...
· 博看听书|解放...
· 数字资源访问指南
· 好书荐读|“疫...
  网站导航
招生就业处 | 科研处
党院办、宣传部 | 工会
CALIS | 国家图书馆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含光北路155号
电话:029-88408331  邮编:710068   邮箱:sqypaper@163.com
ICP备案号:陕ICP备 05001405号